2018年1月23日,大公坊韓國創客供應鏈工作站啟動儀式在深圳大公坊創客基地圓滿舉行,代表中國創客供應鏈走向國際,進入快車道。大公坊韓國
大公坊立足深圳產業,整合300多家不同硬件供應鏈節點企業,從調研策劃,工業設計,軟硬件研發、樣品制作、模具制作、小批量試產、大批量生產到品牌渠道,投融資服務全方面覆蓋,發揮完整產業優勢,積極服務全球創客,是供應鏈模式眾創空間開拓者。
韓國經濟日報報道:深圳--世界第一創業生態鏈
大公坊成立于2013,是全球首個以供應鏈模式服務maker的開放技術孵化機構,為來自美國,德國,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地的創客團隊孵化了陪護機器人,智能電子手銬、口袋投影儀、智能魚缸、折疊電動車等眾多新硬件類創客項目,成為國際化、專業性新硬件創客加速器的典范。經過4年的快速發展,大公坊建立了自己完整的創客供應鏈生態圈, 與三星,小米生態鏈、富士康,中興,LG,日本先鋒電子等國際知名企業及韓國韓科院、韓國CCEI(創新經濟中心)、BIG、Trouble Maker,騰訊空間等國際眾創空間及創新機構都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
Smart pillow是最近入孵大公坊的韓國項目,創始人Key Jeong帶領的國際團隊在韓國CCEI及國際硬件孵化器HAX進行了第一階段孵化,目前項目完成了前期設計及樣機制作,對于后期深度設計及制造供應鏈,營銷供應鏈,他希望借助大公坊完整供應鏈體系和專業創客供應鏈執行團隊實現項目最終產業化、市場化。
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發揮各自優勢,協同創孵是創新創業的必然趨勢,也是幫助創客完成項目孵化的最佳方式。大公坊作為供應鏈模式創新載體始作者,以“共享空間,共享創新設計,共享供應鏈”為依托,解決了硬件maker研發及供應鏈匹配痛點。這也是為什么微軟孵化器,騰訊空間,Trouble maker,CCEI,BIG等國內外眾創空間及孵化器選擇與大公坊深度合作聯合孵化的原因。
2017年10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供應鏈具有創新、協同、共贏、開放、綠色等特征,推進供應鏈創新發展,有利于加速產業融合、深化社會分工、提高集成創新能力,推進供應鏈全球布局,加強與伙伴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合作共贏,有利于我國企業更深更廣融入全球供給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地,打造全球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經過4年的積累,大公坊已具備一定的國際影響力,且將繼續以創客供應鏈為依拖,打造服務全球maker的全產業鏈技術創新孵化加速器,很多合作伙伴把iMakerbase與Y-Combinator、Rocket space等技術創新孵化器進行比較,雖然三者都很重視項目的創新性,但是各自之間具有很大差異性,iMakerbase立足全球硬件之都深圳,在項目孵化的高效性和成活性方面要強于二者,當然,作為全球技術孵化器的后起者,在項目資源及國際化思想上還有很多優化和改進之處。
大公坊韓國 CEO Yong-June Kim金榮準表示,大公坊在韓國maker圈具有極高知名度,是中國新硬件孵化器的代表,中韓在硬件孵化方面具有強列互補性,大公坊韓國的成立,讓韓國創客與深圳產業鏈更加緊密互動,推動中韓創新協同合作向更高水平邁進。
韓國經濟頻道報道大公坊創業生態
韓國科技媒體platum 報道大公坊
韓國門戶網站對大公坊的報道
“大公坊韓國工作站只是我們“一帶一路”國際創客供應鏈走出去的第一站,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嘗試,帶動更多的中國中小創新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創新建設,為創新創業打開一扇國際化大門,提升大公坊國際化“雙創”服務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同時,也讓更多國外創客了解、接觸、利用深圳的供應鏈優勢,幫助他們快速實現創新創業。 ”丁春發最后總結道。
一步一個腳印,既要走得更遠,更要走得更穩。
未來,大公坊將繼續深耕創客供應鏈產業,搭建國際創客供應鏈平臺,服務全球創客。為實現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及深圳“創客之都”的建設,添磚加瓦!